“人员优化”是指从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发,认识和把握人才群体结构的变化规律,建立一个较为理想的人才群体结构,更好地发挥人才群体的作用,使人才群体内各种有关因素形成最佳组合。

  首先,公司提前设定人员编制数量,精确到部门岗位。公司出台“人员优化”方案下发后组织实施。然后大家开始报名。比如,财务部设置一名经理一名副经理,五名员工;例如,报名财务部的有6名员工(原来财务部员工是6名),但是“人员优化”方案规定普通员工只设置5名,那怎么办?也就意味着有一名员工要走。

  有朋友问题要走哪里去?这位朋友很幸运,因为是在央企工作,央企承担了社会责任,即使通过“人员优化”把你给优化掉了,但还是给你安排工作,于是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个销售岗位工作,虽然不满意,但起码有岗位,有工作,收入福利都不变。

  1、任何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他的核心人员都是前20%—30%的人,这里说的是20%—30%的人指的就是公司靠他们赚钱的,这类人是技术骨干,销售精英、业务能手等。因此公司把后面的人通过“人员优化”这种方式裁掉,再换一批年轻人来补充。至于后面新招聘的这些人行或不行那是后话。

  某著名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副总裁就说,我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要走。当我要走的时候提出申请。以为老大要我挽留我,结果不但不挽留,反而鼓励我离开,这让我大吃一惊,意想不到。

  很对人抱怨公司不人道,我在这里辛苦干了十几年后,最后你们把我裁了。有良心的公司还能补个N+2的,不补的话也只能走劳动仲裁或者法律诉讼了。

  如某民营企业从外新招聘了一名技术总监,他一上来就推荐改革,觉得下面的员工都不行。于是搞“人员优化”就是家常便饭,久而久之,90%的员工被迫离开。

  从大学毕业(以本科为例)工作到35岁,这13年时间必须苦练内功,做公司中的前20%或成为中层管理者;

  除此之外,还要苦学一门能安身立命的本事。以备不时之需。但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,这13年时间里都在适应工作、反复跳槽、考公考研。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,换来的结果是到35岁面临淘汰。话虽然难听,事实就是如此。